【總監之言】聲音的份額

《商訊》2024年3月 | 總監之言 – 馬天龍


澳門隆重其事地迎來了龍年,入境旅客人數幾乎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儘管1月賭收輕微下跌,但2月仍保持穩健。在2023年生產總值年增率達80.5%的亮眼成績推動下,小城一系列宏觀經濟數據繼續向前飛奔。有預測稱,澳門將再次實現雙位數成長(十至十幾個百分點之間),城市經濟生產總值有望恢復至2019年水平的90%。然而,當利好消息紛飛而至,沉迷於“重返巔峰、一切皆無限可能”的心態並不明智。在維持一派樂觀的情況下,人們很容易發現“天國也有煩惱”。儘管“講好故事”成為當前社會主調,但新聞媒體公開闡述不應是童話故事,應該秉持獨立、公正、平衡的原則,始終追求信息的準確性。在日益兩極化的環境下,我們似乎發現自己處於一種必須在陰暗與厄運和永遠的陽光與彩虹之間選邊站隊的境地。現實要微妙得多。 

儘管澳門去年經濟復甦良好,但地緣政治及籠罩全國的各種不確定性仍佔據關鍵位置。內地疫後經濟復甦未達預期。除官方數據外,實際情況也值得關注。作為國家最高立法機構和諮詢機關,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在本月兩會開幕前坦然承認了這一點。儘管懷疑論者預計中國將在擺脫中等收入陷阱的道路上苦苦掙扎,但其他人則以正確的角度看待問題,將中國經濟與世界主要經濟體進行比較,並意識到內地房地產市場和青年失業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以“高品質發展”為基礎的新經濟模式亦已具雛形。 

面對一系列挑戰,正確的解決方案是以需求方經濟為主?還是供應方?何為正確的組合? 

近月來,城市央行先後推出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等措施,旨在促進融資,為市場流動注入動力。然而,有觀察家認為,當局應採取大刀闊斧地政策大規模刺激消費,以防潛在的通貨緊縮螺旋式上升,而非以零敲碎打的姿態小步前行。儘管大規模刺激經濟計劃的成效仍有待觀察,但扭轉資本外流和引入新的外國直接投資也是北京提出的基本任務。與其他(重新)開放政策一樣,針對外國旅客和商務旅客的新簽證政策確實廣受歡迎。但,這一切夠嗎? 

澳門能否置之度外?當然不能。內地經濟更穩健、更強勁的復甦是關鍵。事實上,澳門一直享受著跨境旅客和消費帶來的福利,但城市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人們對當前或未來可支配收入的擔憂尚未平息。在此背景下,雖然外部因素不可用,但城市內部正確的公共政策能夠創造新的局面。中央政府的持續支持當然是絕對必要的條件,但如果地方政府、官僚和商界精英無法完成特區未來數年的艱鉅任務,又談何成功?目標已定,措施亦正落實,但我們仍須謹記,實際行動遠比誇誇其詞重要得多。 

這座城市能夠根據國家和地區發展策略制定專屬的路線,同時堅持代表其公民和企業發出多元化的聲音並取得關注。無論在北方,還是在這裡,這些腳踏實地的聲音必將得到關注和歡迎。